English

加快中西部工业化进程的战略与对策

1999-08-06 来源:光明日报  我有话说

随着新一轮产业结构的调整、国家统一税制的形成、加入WTO在即以及国家直接配置资源能力的下降,中央已不可能再像80年代支持沿海地区发展那样来支持中西部地区的发展。因此,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加快中西部地区的发展,促进其工业化进程,要有全新的思路。

把富民强区作为加快中西部工业化的根本目标

过去,国家在推动中西部工业化的过程中,往往过分强调东西优势互补,强调中西部资源优势的极端重要性,以至一谈到加快中西部开发,就是要加快其资源尤其是自然资源的开发。而这种资源开发的最终目的,主要是为了支持东部地区加工工业的发展,加快国家工业化的进程。其结果是,中西部一些资源丰富的地区,虽然国家在此投入了大量的资金,建立了一大批采掘和原材料工业企业,但当地居民并没有从资源开发中得到多大的好处。我们认为,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条件下,应该彻底抛弃这种仅仅把中西部尤其是西部作为国家工业化的能源、原材料基地的传统观念,把富民强区作为加快中西部工业化的根本目标。加快中西部的工业化,只是一种手段,其最终目的就是要促进中西部经济的发展和繁荣。从这一点出发,中西部工业化应该具有三个目标:一是有利于增强中西部工业的竞争力;二是要以民富为先、民富为本,有利于提高居民福利水平;三是有利于创造就业机会,使地区失业率保持在警戒线以下。

从主要依靠国家推动转变为主要依靠市场机制

过去,国家在推动中西部工业化的过程中,更多的是考虑国家工业化目标。从国家角度看,既然是国家来建设,由国家投资,国家出钱,当然应该强调国家工业化目标。改革开放以来,虽然国家对沿海地区给予了很大支持,但这种支持更多的是特殊政策措施,而不是国家投资办项目。因此,沿海地区工业化的推进,主要是依靠市场机制和多元化的社会资本,尤其是外商、私人和乡村集体资本。其结果,沿海地区工业化的加快,有力地促进了沿海经济的富强。今后,中西部地区工业化的推进,必须从主要依靠国家推动转变为主要依靠市场机制。中西部尤其是经济落后地区,要通过培育资本市场,吸引各种社会资本尤其是东部和外商投资,来参与地区工业开发;中央政府在支持中西部基础设施建设的同时,要制定相应的投资诱导政策,诱导国内外各种资本参与中西部的开发。因此,在市场经济体制下,加快中西部工业化的手段应该是多元化的,中央和地方政府主要是发展基础设施,制定投资诱导政策,而各个具体工业项目则主要依靠社会资本。

从资源导向型战略逐步转变为市场导向型战略

长期以来,中西部一些地区的主要工业,大多是围绕其资源优势逐步发展起来的。尤其是在一些资源丰富的经济落后地区,往往是“靠山吃山,靠水吃水”,有什么资源,就发展什么工业。这种典型的资源导向型战略,虽然在工业化初始阶段具有一定的合理性,但随着工业化的推进,其局限性也越来越明显。随着科学技术突飞猛进的发展,自然资源作为一种初级的生产要素,其在地区工业发展中的作用日趋减少,而人才、技术、管理、信息等高级要素的作用越来越重要。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中西部地区要获得较快的发展,就必须根本改变过去那种对当地资源的高度依赖状况,从资源导向型战略逐步转变为市场导向型战略,即从“我有什么(资源)就发展什么”转变为“市场需要什么我就生产什么”。当然,要实现这种战略转变,需要有一个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资源导向型战略取决于自然赋予的资源禀赋优势,而市场导向型战略则取决于人才、技术、管理等高级要素和企业竞争优势。因此,培育和引进人才,加强技术开发,强化管理,增强企业竞争能力,就成为中西部实施市场导向型战略能否成功的关键。在当前生产能力严重过剩、市场竞争日趋激烈的情况下,缺乏企业竞争优势的产业终究会被市场淘汰。

从注重地区比较优势转变为培育企业竞争优势

长期以来,中西部一些地区在工业发展的过程中,往往过分强调地区比较优势,而不太重视企业竞争优势。资源导向型战略就是一种典型的完全建立在地区低级要素的比较优势之基础上的发展战略模式。在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任何一个地区的经济发展都是由其具有优势的产业发展所决定的,而地区优势产业的形成则取决于地区比较优势和企业竞争优势的大小。市场的竞争是残酷无情的。中西部地区要在市场竞争中获胜,就必须改变传统的发展战略思路,从过去注重地区比较优势转化为培育企业竞争优势。中西部尽管在自然资源禀赋、劳动力供给及其素质等方面具有较大的优势,但这种比较优势只是一种潜在的优势。要使这种潜在的优势转变为现实的经济优势,关键是充分发挥地区比较优势,并在此基础上不断培育和创造企业的竞争优势。在当前市场竞争日趋激烈的情况下,培育和创造企业竞争优势是增强中西部工业竞争力的重要保障和前提条件。

充分发挥制度创新在中西部工业化中的作用

未来的市场竞争是人才、技术和经济实力的综合竞争。其中,人才是最为重要的因素。然而,无论是人才还是资金和技术投入,要很好地发挥其效能和作用,都必须有相应的制度保障。无疑,在未来市场竞争和中西部工业化过程中,制度创新将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中西部尤其是西部落后地区,国有经济战线过长,范围太广,机制不活,生产经营面临着诸多困难。因此,调整国有经济的战略布局,通过兼并、破产、拍卖、租赁、外资嫁接、股份制改造等多种形式,对国有经济实行战略性重组改造,已显得十分紧迫。中西部尽管拥有各种高级专门人才,但企业家无疑是一种稀缺的资源。为促进企业家阶层的形成,今后有必要尽快建立健全国有企业经营者制度,包括聘任、激励和监督机制。同时,要积极鼓励东部民营企业家去兼并、购买、承包经营、托管中西部国有企业,以此带动中西部民营企业家的发展。

对加快中西部地区工业化的政策建议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由于市场的力量本身会扩大而不是缩小地区差距,因此,中央政府在投资和政策方面,对中西部地区给予必要的支持是十分必要的。

———建立分类调控的国家中西部发展政策体系。针对现行政策支持面过于宽泛、中西部内部发展不均衡的状况,当前可以考虑按照区别对待、分类指导的原则,建立分类调控的国家中西部发展政策体系,以提高国家区域政策的实施效果。从目前中西部地区的经济特点看,可以考虑建立4种适用于政策调控的基本类型区,即中心城市区、资源富集区、边境开放区和贫困地区。对于中西部中心城市区,今后重点是实行“基于增长极的适度扶持政策”,即完善和加强中心城市区的城市功能,帮助促进其主导产业的技术改造和结构升级,鼓励其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对于资源富集区,重点是加强国家资源勘探开发的投入,优先安排国家资源开发投资项目,并制定相应的鼓励性政策,吸引区内外社会资本参与投资开发;对于贫困地区,重点是加强扶贫制度建设,尽快形成贫困人口持续地增加收入的机制;对于边境开放区,则应着眼于以开放促开发,依靠开放政策,依托边境贸易吸引和积累资金,以增强其自我发展能力。

———实行以企业投资补贴为主的投资诱导政策。从发展趋势看,今后中央政府的投资重点将集中在全国性的重大基础设施和基础产业。因此,在新形势下,今后国家已不可能再像过去那样通过重点项目的布局来诱导各地区的投资方向。比如为鼓励外商和发达地区的企业到中西部欠发达地区投资设厂,当前很有必要借鉴一些发达国家市场经济的经验,实行以企业投资补贴为主的投资诱导政策。也就是说,中央政府可以从现有预算内资金中拿出一部分,或者通过其他渠道筹集一部分资金,对在国家划定的特定开发地区新扩建且符合一定条件的外商和区外企业提供一定比例的投资补贴。实行投资补贴的主要目的,就是通过政府补贴将欠发达地区的资本利润率提高到接近发达地区的水平。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如果没有这种补贴,追求利润最大化的社会资本一般不会到欠发达地区投资。很明显,实行企业投资补贴政策,可以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用很少一部分资金引导大量的社会闲散资金,来加快中西部尤其是欠发达地区的开发,使之逐步成为投资家、企业家、冒险家的乐园。

———积极开辟中西部地区工业投融资的渠道。要加快中西部的工业发展,促进其工业化进程,就必须建立与之相适应的投融资机制,不断开辟中西部工业投融资的渠道。首先,国家信贷管理政策应适度向中西部地区倾斜,引导资金向中西部地区流动。进一步提高国际金融组织和外国政府优惠贷款用于中西部地区项目的比重,并在贷款担保和归还方面给予相应的支持。其次,加大对中西部金融改革与发展支持的力度。为支持中西部地区的发展,国家应允许中西部一些大区中心城市,借鉴沿海地区的经验,组建一些区域性商业银行。第三,设立专门的中西部地区发展基金,以支持中西部地区的经济发展。第四,积极培育中西部地区资本市场,并在政策上给予相应的支持。作为加快中西部尤其是西部地区资源开发的一项重要措施,当前国家可以考虑尝试发展中西部产业投资基金,鼓励投资者向中西部的农牧业、能源、矿业、基础设施等基础产业投资。

———进一步完善鼓励外商到中西部投资的政策。近年来,国务院针对中西部地区扩大对外开放,提高利用外资水平的需要,制定了一系列鼓励外商到中西部地区投资的政策。这些政策的实施,增强了外商投资中西部的信心,并有利于中西部提高利用外资的水平,今后应进一步加以完善。首先,放宽服务贸易领域的进入限制,以扩大服务贸易开放为先导,全面带动外资进入中西部。其次,积极引导外资参与中西部地区的资源开发。当前,可以考虑以矿产资源作为吸引外商投资的重要筹码,实施以资源换资金的战略,以此加快中西部地区的工业化。第三,尽快出台一些具体政策,鼓励外商嫁接改造中西部国有老企业。第四,鼓励外资银行到中西部地区设立代表机构和营业性分支机构。应取消境外金融机构在内地设立分支机构的各种限制,同时制定相应的优惠政策措施,鼓励外资银行到中西部地区设立代表机构和营业性分支机构。

———对中西部地区产业结构调整给予政策支持。为推动中西部地区产业结构的调整,国家在政策上应给予相应的支持。首先,可考虑将中西部部分矿产资源下放给地方政府。其次,对中西部煤炭关井压产给予相应的政策支持。第三,鼓励东部沿海企业到中西部地区进行投资。在政策上,继续鼓励和引导沿海企业采取多种形式,到中西部地区开发当地资源,发展一些中高档次的加工工业。同时,鼓励沿海企业到中西部兼并和收购一些中小型国有企业,尤其是亏损企业。

———促进中西部工业化与城镇化的协调发展。如果按照世界各国的平均发展水平进行比较,中西部地区的城镇化水平远远落后于其工业化水平。因此,要促进中西部工业化与城镇化的协调发展,关键是加快其城镇化尤其是小城镇建设的步伐。首先,大力实施“三集中”战略。即按照市场经济的要求,实行“人口向城镇集中、乡镇企业向小区集中、土地向种田能手集中”的三集中战略,把乡镇企业发展与小城镇建设有机结合起来,逐步引导乡镇企业走向集中化。农民进城后原有的承包土地,其经营权应逐步向种田能手集中、转移。其次,加快小城镇户籍制度改革的步伐,鼓励农民进城务工经商。各级地方政府都要制定相应的具体政策措施,积极引导农民到小城镇地区建房买房、务工经商,要逐步放宽小城镇务工经商人员的户口控制。第三,改革城乡分割的户籍制度,逐步实行居住地登记制,实现城乡一体化。要按照市场经济的原则,逐步取消与户籍联系在一起的各种城镇福利,取消与户口相联系的各种歧视政策。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